Linux发行版的系统目录名称命名规则以及用途是什么?
在Linux系统中,各个目录的命名规则和用途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管理Linux系统,本文将详细介绍Linux发行版的系统目录名称命名规则以及它们的用途。
基本目录结构
Linux发行版的基本目录结构大致如下:
/ 根目录 ├─bin 二进制文件目录,存放可执行程序 ├─etc 配置文件目录,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├─home 用户主目录,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 │ └─用户名 如:user1(root) ├─lib 库文件目录,存放系统共享库文件 ├─media 可移动媒体设备挂载点,如U盘、光驱等 ├─mnt 临时挂载点,用于挂载其他文件系统 ├─opt 可选软件包目录,存放第三方软件包 ├─proc 进程信息目录,存储系统运行时的信息 │ └─procfs proc文件系统的符号链接 ├─root 系统管理员(root)的主目录 │ └─.bashrc root用户的bash启动脚本 ├─sbin 系统管理命令目录,存放系统管理命令 ├─srv 服务目录,存放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 ├─tmp 临时文件目录,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 ├─usr 用户程序目录,存放用户级应用程序和库文件 │ └─usr/bin 用户级的可执行程序 │ └─usr/sbin 用户级的系统管理命令 │ └─usr/share 用户级共享资源目录 └─var 可变数据目录,存放经常变动的数据,如日志、缓存等
各目录的作用及用途
1、/bin
:存放系统的核心可执行程序,如ls
、cp
、passwd
等。
2、/etc
:存放系统配置文件,如fstab
、network
、sudoers
等。
3、/home
:存放用户主目录,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,如user1
、user2
等。
4、/lib
:存放系统共享库文件,如动态链接库(.so
文件)等。
5、/media
:可移动媒体设备挂载点,如U盘、光驱等,通常使用mount
命令挂载其他文件系统到此目录。
6、/mnt
:临时挂载点,用于挂载其他文件系统,通常使用umount
命令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。
7、/opt
:可选软件包目录,存放第三方软件包,通常用于安装非Debian系的软件包。
8、/proc
:进程信息目录,存储系统运行时的信息,包含许多虚拟文件和子目录,如CPU信息、内存信息、进程状态等,通过读取这些信息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。
9、/root
:系统管理员(root)的主目录,通常用于存放系统管理员的私人文件,例如本篇文章的源代码就存放在此目录下。
10、/sbin
:系统管理命令目录,存放系统管理命令,例如创建用户、修改密码等操作都可以通过此目录下的命令完成。
11、/srv
:服务目录,存放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,例如Web服务器、邮件服务器等。
12、/tmp
:临时文件目录,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,通常使用完后会自动删除。
13、/usr
:用户程序目录,存放用户级应用程序和库文件,包括可执行程序(.bin
或.exe
文件)、库文件(.so
或.a
文件)等,通常使用包管理器(如apt-get
、yum
等)安装软件包到此目录。
14、/var
:可变数据目录,存放经常变动的数据,如日志、缓存等,通常使用包管理器安装软件包时,会将软件包的数据文件安装到此目录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