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链经济订货批量(EOQ)计算详解
经济订货批量(Economic Order Quantity, EOQ)是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中的核心模型,用于确定企业最优的订货量,以实现库存总成本最小化,本文将通过理论推导、公式解析、案例计算及扩展分析,全面阐述EOQ的应用逻辑与实践价值。
示例:价格折扣场景
若供应商提供“一次订购1,000个以上,单价降至95元”,需重新计算总成本:
- 原价总成本:14,142元(如前所述);
- 折扣价总成本:
- 单价降至95元,( H = 95 times 20% = 19 )元/个·年;
- 新EOQ:( sqrt{frac{2 times 10,000 times 500}{19}} approx 728.6 )个;
- 因需满足1,000个起订量,强制( Q=1,000 );
- 总成本:( (10,000 times 95) + (10 times 500) + (500 times 19) = 950,000 + 5,000 + 9,500 = 964,500 )元;
- 决策:折扣价总成本远高于原价,故不采纳批量折扣。
敏感性分析与实务建议
-
参数敏感性:
- ( H )(持有成本)变动对EOQ影响显著, H )增加10%,EOQ减少约4.8%;
- ( S )(订货成本)增加10%,EOQ增加约4.8%。
建议:精准核算持有成本(尤其仓储与资金成本)。
-
实务优化方向:
- 供应链协同:与供应商协商缩短提前期,降低安全库存;
- 技术赋能: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库存周转率;
- 动态调整:按季度更新需求预测与成本参数。
FAQs
问题1:EOQ模型是否适用于所有行业?
解答:EOQ适用于需求稳定、补货及时的场景(如通用零部件),对于时尚行业、生鲜品类等需求波动大或保质期短的商品,需结合安全库存、动态定价等策略。
问题2:如何将EOQ与JIT(准时制)结合?
解答:JIT强调“零库存”,而EOQ追求成本平衡,实践中可:
- 对高频采购物料采用JIT,减少持有成本;
- 对低频采购物料保留EOQ模型,控制订货成本;
- 通过供应商协同(如VMI,供应商管理库存)实现两者